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收看白山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在線訪談欄目。我是主持人艷艷。今天我們有幸邀請到白山市民族事務委員會副主任林昌盛同志,我們將就“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全市民族團結進步工作”這一主題與大家在線交流。
[林昌盛]
主持人好,各位網友好!非常榮幸能通過這個平臺與大家交流。我代表白山市民族事務委員會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我市民族工作的社會各界朋友們表示衷心感謝!
[主持人]
首先請您結合白山實際,談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主線對我市有著怎樣的特殊意義?
[林昌盛]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核心是引導各族人民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理念,增進“五個認同”。這對白山來說意義非凡:一是白山作為邊境地區和多民族散居地區,各民族在長期交往中形成了深厚情誼,以這一主線為引領,是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筑牢邊境安全屏障的根本保障;二是作為革命老區,以共同體意識結合紅色文化與民族文化,更能傳承精神血脈、凝聚奮進力量。
[主持人]
圍繞這一主線,白山市在民族團結進步工作中,有哪些貼合本地特色的關鍵舉措和亮眼成果?
[林昌盛]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和在聽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時的重要講話精神,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持續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全方位、深層次、寬領域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全市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取得了顯著成效。 不斷夯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基礎性工作。一是理論研究持續深化。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長白山人才學院打造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研究基地、實踐基地。組織長白山人才學院開發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專題課程2節,目前課程已進入教師備課試講階段。組織長白山人才學院教師進入編寫組,參與編寫《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吉林新實踐》一書,目前該書已初步完稿,待有關部門審核后公開發行。二是政策宣傳持續深入。通過組建宣講團隊伍、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在主流媒體和新媒體開設專欄、舉辦“唱響民族團結主旋律”主題文藝演出等方式,大力宣傳新時代黨的民族政策和偉大成就,使“五個認同”思想深深根植在全市各族群眾心中,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更加牢固。三是常態化宣傳教育機制持續健全。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宣傳工作大格局,納入干部教育、黨員教育、國民教育體系。全市各類學校全面推動“大思政課”建設,通過專題講座、升旗儀式、校園廣播、櫥窗、板報、班隊會、團隊活動等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宣傳教育渠道不斷拓寬。四是政策體系持續完善。配合市人大常委會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和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工作調研。修訂了《長白朝鮮族自治縣自治條例》《長白朝鮮族自治縣民族團結進步條例》并積極推動貫徹落實,我市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的政策法規體系進一步完善。五是民族政策持續落實。積極爭取將我市兩戶企業納入國家民委”十四五”期間民品企業貸款貼息政策支持范圍。
[主持人]
在助力邊境民族地區經濟發展方面我們又取得了哪些成績?
[林昌盛]
有效助力邊境民族地區經濟發展。一是精準落實差別化區域支持政策。長白縣獲評國家共同現代化試點。“十四五”期間,共為全市民族和邊境地區爭取中央和省級轉移支付少數民族發展資金1.97億元,用于支持民族和邊境地區實施基礎設施、產業發展項目等215個,民族和邊境地區群眾生活條件得到極大改善,生活質量得到極大提升。二是深化推進和美村寨建設。深入推動“民族特色村寨+旅游產業”融合發展,在鞏固長白朝鮮族自治縣果園村民俗旅游基礎上,培育了十四道溝望天鵝新村、千年崖城等一批民族文化旅游和邊境旅游精品景區和線路。三是爭取省民委少數民族發展補助資金400萬元,在G331沿線首批打造3個“紅石榴”文化驛站,建設“五個共同”長廊。
[主持人]
在推進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方面我們又做了哪些具體工作?
[林昌盛]
扎實推進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一是精心組織大型文化體育活動。成功承辦吉林省第八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全省各地1100余名運動員參加賽事,網絡宣傳點擊量達到1770萬人次,充分展示了我市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的精神風貌。積極組織選送節目參加吉林省第三屆少數民族文藝匯演,兩個節目分獲二、三等獎。二是積極配合省民委落實中華民族共同體體驗館項目,組織長白朝鮮族自治縣高質量布展吉林展區,展示中華民族發展的白山歷史。三是積極協調省民委“石榴花開邊疆紅”文化走基層活動走進我市民族邊境地區,開展惠民演出、傳統體育表演、非遺項目體驗等活動。協調省民委“曼行吉林”文化推介活動中央民族大學文化學院教授蒙曼及其團隊走進我市長白、臨江,講述中華民族共同體白山故事,推介白山歷史文化。
[主持人]
在全方位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方面我們又取得了哪些成果?
[林昌盛]
全方位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一是深化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扎實做好全省民族團結進步典型選樹工作,我市有6個集體、7名個人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持續實施創建提升工程,我市有7家單位被評為第八批全省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示范單位,發揮了良好的示范引領作用。二是深入實施“三項計劃”。開展“手拉手”結對活動,全市共有30所學校與新疆少先隊員互通書信,覆蓋少先隊員1萬余名。圍繞突出民族特色鄉村旅游示范,設計精品民俗旅游線路,通過舉辦特色民俗文旅、民族非遺展示等活動,講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白山故事。三是進一步加強城市民族工作。按照吉林省新時代社區民族工作標準,扎實推進城市社區筑基工程,在基礎設施較完備、少數民族居民較多的3個社區持續爭取省民委少數民族發展補助資金投入,構建互嵌式社區集群。
[主持人]
聽起來真的是成果滿滿。未來我市在民族團結進步工作上有哪些規劃和舉措?
[林昌盛]
下一步,全市民族團結進步工作將進一步堅持黨的領導,依托大統戰工作格局,持續深化主線意識,緊緊圍繞一個中心,聚焦三個重點,進一步創新方式方法,不斷拓展載體平臺,全力推動我市民族團結進步工作高質量發展。 (一)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努力開創民族團結進步新局面。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頭等大事,依托各級黨校、教育基地等各類資源,通過專題講座、研討座談等多種形式,組織民族系統干部、邊境民族地區干部學習準確把握目標任務,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總書記的講話批示要求上來。 (二)聚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扎實推進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通過新媒體、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宣傳活動月、宣講團宣講等載體,大力宣傳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論述,堅持不懈用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武裝黨員干部、教育各族群眾,推動黨的民族政策深入人心、家喻戶曉。整合資源力量,充分利用文物古跡、民俗非遺等史料素材,宣傳弘揚傳統文化,用中華文化浸潤促進共同體理念深入人心。 (三)聚焦全方位“互嵌”,積極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把創建工作作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抓手,推動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力爭“十五五”期間培育形成一批國家級、省級示范單位。深入實施“三項計劃”。精心培育各族青少年交流計劃試點項目,持續實施“六項行動”以旅游促“三交”,堅持“融”的理念,優化升級3個示范社區,構建有利于各民族互嵌式發展的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 (四)聚焦興邊富民行動,加速推進邊境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用好中央和省少數民族發展任務及補助資金,強化項目備案管理,督促指導邊境民族地區加大項目謀劃力度,提高項目質量。同時,加快在建項目施工進度,爭取早日竣工投產,最大限度改善邊民生產生活條件,增加邊民的收入,為邊境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注入活力。加大資金爭取力度,借助省民委G331沿線“五個共同”長廊建設有利契機,爭取更多民族團結進步主題驛站落地我市邊境地區,促進邊境民族地區旅游提質增效。
[主持人]
好的,感謝林主任的詳細介紹,相信大家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及我市民族團結進步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最后感謝林主任做客我們的訪談直播間。也感謝各位網友的大力支持,這期訪談就到這里了,讓我們下期再見!